中國屬於電動巴發展的先驅國家。早於2009年,中國已經展開制定新能源巴士運輸政策,在十多個城市開始投放相關的基建設施,陸續引入新能源巴士。深圳已經實現巴士全面電動化的目標,也是中國城市電動巴數量之王,超過16000輛,為其他城市提供極具參考價值的發展經驗。

深圳

氣候變化已是全球日益關注的重大議題,還有相關的能源安全、城市發展及汽車工業技術範疇。中國於2009年早已訂立目標,當時設定2015年國內電動巴士及混能巴士總數達至50萬輛,到了2020年進一步廣泛應用至500萬輛。

在2009年,中國政府展開「十城千輛工程」,推廣新能源汽車的應用,十個城市作為先行示範,每個城市引入1000輛電動巴士作為日常車務調配用途。參與「十城千輛工程」的城市不斷增加,而中央政府向地方提供更多資助,鼓勵各市逐步轉用電動巴。首階段推行「十城千輛」的城市,目前每個城市更換電動車的進程不一。

其中,深圳市是較為成功的例子。整個深圳市巴士車隊於2018年正式全面電動化,全市電動巴總數是16000輛。

成功要素

財政資助
除了中央政府的資助,深圳市政府每年額外注資5億人民幣,全力支持電動巴項目持續發展,這些資金主要用來購置電動巴士,維持日常營運及安裝充電設備。巴士營運商也獲得資助,政府同時確保電費價格在可控範圍內。

在地適時支援
巴士生產商「比亞迪汽車」的基地就在深圳,比亞迪與深圳市政府合作生產電動巴,車身設計滿足當地營運商的實際需要。此外,比亞迪也負責提供充電設施,當巴士需要充電,或出現故障,問題能夠短時間內在地解決,大幅縮短所引起的停運時間。

基建工程
深圳市政府正在興建十三層高的巴士車廠,為電動巴士提供足夠的充電空間,目標是每個泊位都裝設一支充電槍,預料全市需要興建26座同類型的充電巴廠。市政府同時計劃在主幹道建立一個電動巴充電網絡,每隔5平方公里設立一個充電點。

環境影響

電動巴的出現對當地環境有明顯的正面作用,因為深圳自2016年起,懸浮粒子每年減少超過400噸;燃煤數量每年減少16萬噸,代表每年碳排放數量大減44萬噸。 深圳市總排放量,超過一半是來自交通運輸污染。車輛排放出來的PM2.5微細懸浮粒子數量,超過85%源自柴油車輛。到了2018年,整個深圳市所有巴士及的士成功轉用電動車款,完全取代傳統車款。

其他城市

倫敦

英國

倫敦

英國

由倫敦市長主導改變,加快腳步,積極推行零排放巴士政策,解決空氣污染引致的公共健康問題。目前,倫敦的電動巴數目是歐洲地區之冠。.

新加坡

新加坡

新加坡

新加坡

具前瞻性的交通發展藍圖 新加坡發表「2040陸路交通發展總藍圖」,展望公共運輸系統設計顧及公眾健康,有助國家及民眾有長遠健康的發展。藍圖規劃留下伏筆,為國內巴士轉用較潔淨能源打開無限可能。

東京

日本

東京

日本

雄心壯志的劃時代改變 日本將會迎接翻天覆地的改變,皆因當地能源安全問題逐步浮現,加上日趨嚴格的碳排放國際標準,於是,日本政府著手創造一個氫能產業之夢。隨著東京快將舉辦奧運會,這個大都會已經正裝待發,向全世界展示氫能經濟的發展潛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