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動巴士能源轉型 新政府須立即行動

兩大專營巴士公司早前分別宣布新電動巴士投入服務,標誌本港的零碳排放交通向前邁進一步。然而欠缺政府領導,市民所期望的全面零排放仍遙遙無期。

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達理指數(Hedley Environmental Index)推算,每年有過千港人因空氣污染而提早死亡,造成的經濟損失以百億元計。過去數年本港整體空氣質素雖有改善,但「健康空氣行動」分析去年環保署空氣質素監測站數據,發現路邊二氧化氮(NO2)年均濃度,仍遠超世界衛生組織最新標準620%。

政府於《香港清新空氣藍圖2035》表示,要於2035年前讓香港的空氣質素媲美巴黎、東京等國際城市;但香港於2019至2021年的NO2及PM2.5(微細懸浮粒子)平均濃度,分別較巴黎高出38%及31%(註1),相差仍甚遠。翻查2018年數據,香港的PM2.5水平同樣較巴黎高30%(註2),反映兩者差距不但沒有收窄,更稍為擴大。

(全文刊於5月4日《明報》觀點版,按此閱讀。 )

09 8 月 2022 | PF

香港的路邊空氣污染嚴重,危害市民健康,減低車輛排放是解決問題的其中一個關鍵。全球多地,以至一河之隔的深圳,早已

20 4 月 2022 | PF

本港路邊空氣污染嚴重,威脅市民健康。路邊空氣污染物主要來自巴士等商用車的排放,但政府尚未訂立淘汰燃油商用車的時

30 8 月 2021 | Getting Ahead

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(IPCC)月初發表最新報告,指除非立即迅速和大規模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,否則難以